市长基金怎么回事?

师雨涵师雨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市长基金,又称为“城市增长基金”(Urban Growth Fund),是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随后在加拿大、英国及澳大利亚等英语系国家以及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截至 2013 年,全球范围内共有 45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689 个城市增长基金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规模总计达 3.2 万亿美元,约占同期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三分之一[1]。 在中国的实践案例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深圳市的“市政债券”和上海的“城中村改造”。

1.深圳市政债券 深圳市政府于 1998 年发行的第一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债券,这是中国地方政府以债券形式发行债券的第一笔融资,也是我国政府利用市场机制筹集城市建设发展资金的首次尝试。 之后,深圳市通过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等,先后实施了地铁工程、自来水改造工程和城市管道煤气配套工程建设等,有效缓解了城市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难题。据估算,截至 2013 年末,深圳市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方式融资约 375 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与发展 [2]。

2.上海市城中村(旧区改造)投资信托计划 城中村(旧区)改造投资信托计划,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的公益性项目,旨在通过对市区旧城区(棚户区、里弄、城中村)的改造,实现城市的功能置换和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规划,从 2011-2014 年,上海将完成全市 22 个街坊(约合 12.3 平方公里)的城中村改造,总投资约 2400 亿元。其中,黄浦区和静安区的泰兴路—石门一路地块项目已于 2011 年开工建设;位于北京西路的凤阳路地块项目和南苏州路的安福路地块项目也已陆续启动。 除了上述两个典型的案例之外,在其他诸如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技城、英国的威尔士王子广场等项目中,我们也可以寻找到市长基金的身影。可以说,市长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市政投融资工具,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