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量基金是什么意思?
所谓“分仓”,是指基金经理将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资产以实现风险分散的行为。由于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任何单一资产的收益率都难以预测;同时,风险具有相关性,某种类别资产的风险提升通常会导致其他类别资产风险的增加。通过适当分配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上的比例,能够尽可能降低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和波动率。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主动管理研究都是基于“整体组合”的分析,而很少涉及“分仓”的问题。然而对于偏股混合型公募基金来说,由于基金经理在投资中会有相当的比例进行股票仓位调节,其分仓行为其实更为重要。
通过对历史绩效归因分解可以发现,大部分基金的超额收益都来自选股能力(或叫风格回归)而非择时,也就是说如果基民买入并持有一定时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那么其获得的收益大部分来自于所选公司层面的超额回报。 虽然大部分基金的季度报告都会提供前十大重仓股的名单及持仓比例,但这份榜单并不一定会及时反映基金真实的分仓情况——毕竟任何一个合理的决策流程都不会如此简单粗暴。通过量化方法对基金四季报中各类资产的比重与季初相比的变化进行加权,可以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
以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为例,该基金2019年四季度持股数量为545只,比上季度减少66只,其中前十大重仓股占比38.7%,比较上一个季度减少11.6个百分点,说明基金经理确实进行了调仓操作并在个股选择上有所获益。 不过从长期来看,主动资产管理行业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行业,优秀的基金经理相对缺少,导致行业内很多从业者都在“抱团”——毕竟资源就这么多,你吃一块别人就吃一块,最后大家能分到多少就看各家的本事了。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个时间窗口一些基金的表现会出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