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投资理财有风险吗?
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高风险的,但是相对于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来说风险还是较低的那一种。 之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保底保收益的产品,但是到了资管新规出来以后所有的产品都变成净值型产品了,也就是说未来的收益率是未知的,可能高也可能低,完全取决于市场,但是风险也伴随着收益的提高而增加了。 现在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混合型的,有固收的部分也就是投资于存款、债券等流动性好的资产一部分,这类产品的收益相对有限而且较为稳定;还有一部分就是投资于股市、基金甚至海外资产等风险较高但是也有可能获得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当然风险更高收益不确定性也更强。
为了控制整体产品的风格,一般混合类产品会有一个基准,通常为沪深300指数或者标的国债收益率加上合理的风险溢价,通过股债的搭配达到收益曲线的优化。 当然如果市场行情较好,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涨,那么这种产品就能赚很多钱了吗?其实不然,这种以“稳”著称的资管产品其实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在净值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会优先卖出风险较低的资产来维护本金和收益,所以这种产品最后的收益并不一定就很好。(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
不过即使这样,银行的理财依然不如其他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高。 以兴银理财推出的“阳光橙”系列为例,年收益水平约为4-7%之间,虽然不及公募基金或是信托等产品,但胜在风险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起,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银行业保险业减费让利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要优化手续费收取方式,对消费者收取相关金融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避免随意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等行为。
根据通知,银行应当规范理财业务经营行为,严格区分自有资金和代理客户资金,严禁利用资产管理计划直接或间接向融资方支付费用或补偿款。也就是说,从2021年开始,银行理财不再额外收取消费者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