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申请记录太多?
“大数据”这个概念现在很火,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打着数据的招牌来开发客户,其实真正有用的数据就那么几个,征信报告、信用卡使用情况和额度、网贷查询记录(包括平台数据和机构数据)、银行流水和纳税记录等等。至于那些什么企业信用报告啊、中国商业网站联盟征信报告之类,都是扯淡,根本不能作为评判客户标准。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合法的个人信用报告机构。其他所有以“大数据”的名义去分析客户的,都是不合规的!
现在网络上的数据爆炸式增长,如何从中筛选有用信息并作出决策是每一个做金融的人都要学习的新知识。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大数据时代》,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法学教授,书中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隐私问题、法律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
回到正题,对于你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区分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是否影响贷款审核,另一个是否真的会产生不良记录。
1.从影响贷款审核的角度来讲: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贷款产品会有不同的放款机构,比如房贷有房地产管理局审批,车贷有汽车金融公司审批,消费贷有小额贷款公司审批等,这些放款机构的背后就是一家家商业银行,而各家商业银行都会上报人行征信系统,所以你说的这种被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查询的情况确实有可能影响贷款审核。因为各家放款机构会核实你的信用记录的完整情况。
当然,如果你只是查了没有申请,或者申请了没通过,那都是无所谓的。最可怕的是你连续几个月天天查,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被认定你有急切的融资需求,进而会被追加放贷风险。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先别急着申请贷款,而是先把负债率降下去再说,可以想办法办一张信用卡提额,或者找机构借款还掉信用卡。如果实在不行,用公积金贷款买房也比按揭贷款要好!
2.从产生不良记录的方面讲,只要你申请过贷款并且有还款记录,就算贷款审批没有通过,你的信用报告上也会有所反映,即会在报告中记录为未结清贷款,还款记录也会体现每月还款状态。只不过这种情况下,征信报告的机构查询记录一项中不会显示出具体的查询人员/机构名称,但征信报告归征信中心管,而放款机构查询记录归人民银行总行管,两者并不联网,机构查询记录也不能作为放款审核的依据。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用几十块钱买几份查询记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千万不要迷信那些所谓大数据公司的查询报告,因为那些报告虽然显示你信用记录良好,可借可贷之类的,但实际上可能正在毁了你:首先,那些报告通常只有企业版和个人版之分,却根本没有针对个人不同账户的细分,也就是说,一个账户的逾期还可能影响到其他的账户;其次,那些报告的数据可能来自第三方网贷平台,而第三方网贷平台的数据更新往往存在滞后现象,可能你申请贷款已经通过了,而第三方网贷平台还没更新;最后,即使是真实的数据也可能被错误呈现,我就有遇到过第三方网贷平台把信用卡总额度显示为已用额度的。 所以,自己到人民银行的官网拉一份信用报告是最靠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