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分配的基础是什么?

况娅玉况娅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涉及到公司法的一个基础理论,即公司资本制(The theory of corporate capitalization)。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资本由股本和资本公积构成。其中,股本(stock)又称为注册资本(registered capital),是公司在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资金或财产;而资本公积则来源于股东投入公司的无形资产和非货币资产,其不包括在注册资金之内。 基于上述区分,理论上讲,任何超出股本的支出都属于资本公积的范畴。对于资本公积的增减,不涉及对公司资产总额的变化。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资本还是公积金都是其向公司投入到公司经营的资产总额。只不过由于法律上的限定,作为股本金的出资必须是一次性足额缴纳,不得分期投入,否则会导致股份的零碎和不稳定性进而影响交易的安全。因此股本相对于资本公积而言具有绝对金额确定、不变和稳定的特点。但无论是资本还是资本公积都仅仅是公司账面上的价值记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和资本市场的发达,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不再限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不再把两者分开计算。而是实行授权资本制,即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不必实际到位,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并记载于股东名册即可。董事会可以根据经营的需要申请增资,并经股东会批准后实施。此时,所谓的“资本”不再是法定的必要条件,而是完全取决于股东的决定。 所以题主的问题就转化为一个会计问题和股东权利问题,而非法律问题了。从会计的角度来讲,只要股东进行了实缴,不管实缴的是现金或者实物资产,都记入公司实收资本/股本;如果以后股东要求返还该实缴,那么就应该冲销实收资本/股本。所以这里涉及的核心问题是股权的流动性和评估。如果一个股东的股权很容易流动并且有公允的市场价格,那么这个估值就是容易确定的。反之,就需要进行各种调整,其结果也难以令人满意。至于哪些因素应该列入考虑的范围,那又是另一个长篇大论了…… 综上吧啦吧啦吧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