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贷款利息多少?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元,减去生活费用支出7999元,可支配收入仅为1897元。按此推算,全国农民每年的生活消费支出大约在6.6万亿元左右。但是,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向何处,流向相关的产业,为农民带来多少收益,却并无准确的数据。
即使我国农民所获利益较小,但是,我国农民数量多,总数超过了6亿,这样数学计算出来,每年的融资额度也是很大的。那如此巨大的资金规模,是否已经拓宽了我国农业产业链,为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
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只相当于41%,而第二、三产业则分别只占到36%和23%。
即我国大部分农民的收入都来自于传统“三农”产业。而在我国“三农”领域,资金短缺却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贷款难、贷款贵。
关于我国农业与金融的具体数据,2013年年初,农业部部长陈锡文曾对国外记者表示,中国政府预计2013年农业产值可达到5.2万亿元,并会在7.5万亿元左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截至目前,中国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的农业产值数据。
陈锡文还表示,中国需要40万亿~5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其中20多万亿要靠政府,另20多万亿要靠金融机构投入。中国农村投资潜力很大,但“资金很难进入农村,资金不进农村,我们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为此,陈锡文呼吁各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商贸机构共同行动起来,支持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建设。“希望国内外各方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尤其是国际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能够给我们的农村提供融资平台,使农村能够有资本、有资金来发展自己。”
关于中小农民贷款问题,2012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农业银行“三农”信贷投融资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对农村信贷业务倾斜的分配机制,确保支农资金总量充足、结构合理;深化“三农”信贷产品创新,着力开发农村住宅抵押贷款、农村大中型农机具贷款、农村个人经营性贷款等适合“三农”需求的融资产品,创新农民住房财产担保贷款、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等新业务。
与此同时,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近日也在全国6个省份展开农业大型综合体项目调研,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投资5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收购2000-3000个存量优质项目,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园、大型观光旅游农业项目、农产品流通设施等项目。
但就目前来看,此类方案仍未对中小型农民产生切实的实际帮助。由于缺乏规范的三方交易平台,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量小农户与农业市场的对接仍然处于粗放式状态,小农户之间缺乏组织化、专业化分工,“一亩三分地”似的经营方式难形成农业规模效益。而在金融方面,小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也成为中小农户融资的主要障碍。
所以,中小型农民急需的是类似银行性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将农村资金整体“包装”后向贷款人发放贷款。也可以借鉴上海农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模式,建立农业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对接的平台,解决好资金分散和缺乏专业组织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优势,构建农村土地金融业务平台,将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品发放贷款,解决缺乏抵押物和担保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