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票指数有哪些?
目前,我国常用的股票价格指数有80余种(2013年数据)。这些指数的编制方法各异、来源渠道不同,因此其反映性质和反映内容也各有侧重。下面简要介绍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价格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又称“上证指数”或“沪指”,于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版的股市报价电脑自动统计数据编制而成,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它的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送解案数总市值/基期x100)+调整指数 其中,基期为1990年12月19日,基点为100点;报送解案数指的是各上市公司向交易所送交的有关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及表决结果;总市值是指报送解案数对应的流通股的成交金额除以1元后乘以100。
深证成份指数 深证成份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出版的一种成份股指数。其样本选择标准为在深交所上市的40家A股公司,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形成。该指数自1995年正式发布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成份股的流动市值作为权数来计算,因而与成份股的总体规模无关,具有较强的抗操纵性,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深圳证券市场总体走势,且便于投资者进行跟踪投资。 它的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市价总值/基期×基期指数]/(报送解案总数/∑报送解案总价)/100 其中,基期为1994年7月20日收盘时点,基点为1000点,市价总值是成份股的总市值。
沪深300指数 为满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了沪深300指数。它是从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的30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计算每天沪深300市场的涨跌。这种计算方法既考虑了新经济的特征,又兼顾了传统产业的状况,并且把成分股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一做法打破了原先上证综指只能代表上海股市的状况。沪深300指数的计算是以样本股的股票数量为权数,按照加权方式计算的股价平均值。根据上述公式可知,权重因子每周调整一次。
创业板指数 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运行一年后,为了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的产品类型,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正式批准设立创业版块。同年10月23号,首批28家公司完成在创业板的上市。创业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高但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的中小型创新性企业。而创业板指数则是对这些企业的市场价格表现情况加以统计分析所形成的指标数值。这个指数是以开始正式交易的股票为样本编制而成的。由于创业板的交易时间较短,所以每个交易日的样本股都有可能出现变动。而且,同其他指数一样,创业板指数也是以发行量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方法来进行计算的。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一些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的基本概况。除了以上指数外,还有一些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指数,比如上证红利指数、上证50指数以及深证成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