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控制中国金融?

荆培信荆培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银行为中心”和“去银行中心化”两个概念一直在争论,但是实践上,无论是之前的央行垄断(全国只有一家央行),还是现在的央行+大商业银行模式(127家法人银行、4000多家营业网点),都是围绕银行来设计的。 这就是事实,虽然可能不是我们所愿。因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政府主导型。所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只是方向性指导,具体怎么搞、搞成什么样,还是要看政府的想法。

所以讨论什么“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没有意义,既然整个金融体系都服务于政府,那自然以银行为中心的监管框架也是服务政府的——为政府融资便利,让资金流向政府希望引导的领域;同时,限制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出(跨境资产转让、跨境担保、直接投资等业务的逐步放开也只是特例)。

之前有个话题谈到MBS,我说可以引入国外基金机构作为买方参与MBS交易,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当时主要指商业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然后就被某位大神教育了一通。其实如果遵循“以银行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那就只能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买入并持有MBS,其他机构或个人根本无缘介入。然而实际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框架和监管要求,到目前为止,除公募基金外,私人资产管理行业通过组合投资、结构设计,已经能够在遵守监管原则的前提下,绕开银行,通过债券市场和交易对手实现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投资。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说,所谓的“以银行为中心”还是“去银行中心化”,争论的意义并不在大于实际,因为我们是在已有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谈改革,而不是推倒重来。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本末倒置的争论上,还不如思考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市场化进程。等到外资行、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以银行为中心”还是“去银行为中心”其实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师方法师方法优质答主

中国金融体制目前实际上实行的是以中央银行为依托的、高度集权与行政干预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既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金融机构的领导者,它与专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且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其它的各金融机构均须中国民银行的直接组织和指挥下开展业务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处于指挥、组织、管理 、监督的核心,其它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与中央银行保持直接业务来往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资金调拨上,而且体现在信用关系上。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存在上下级领导关系。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央银行有权对专业银行实行派任职,中央银行认为专业银行的行长不称职时,可以要求国务院予以撤换。专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计划的制订、信贷资金的划分、外汇资金的分配、重大金融改革项目的实施以及某些新业务的开展时,都必须报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外汇经营和管理机构,所有外汇收付、结汇、售汇业务,外汇信贷和其它外汇业务以及所有的外币收付,一律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国政府和银行的债务及债权,也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对国家外贸投资的外汇需要承担供给和平衡的责任。专业银行等其它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并从外汇资金上实行依靠。

对专业银行而言,中央银行是它们的最后贷款人。专业银行在执行现行的信贷计划过程中,如遇有临时性的资金不足时,可以通过再贷款业务从中央银行获得帮助。但是这种再贷款只能是临时性的,不得用于弥补专业银行的信贷性缺口,更不能用于弥补亏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