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贷款上征信吗?
央行征信报告中,个人信用记录中显示的信息来源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和税务机关等部门。 如果客户逾期还款,这些信息就会进入央行征信系统,形成个人不良信用记录。 那么,“呆账”也会如实上报。
所谓“呆账”就是银行不能正常收回的贷款或应收款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及个人不良信用报告规定》,“呆账”包括欠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超过一年的贷款(卡)帐户余额;连续超过六个月的逾期借款(卡)账户余额;因特殊情况产生的欠款,经批准有可能按正常程序收回的帐户余额以及其他不符合贷记卡授信规定的帐户余额。
也就是说,出现呆滞贷款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然会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成为信贷机构的参考依据。 而个人信用报告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可以查询个人的信用卡额度,房贷审批以外,还可以用于就业求职、出国签证甚至手机办卡等等,可谓是“一信千里”。 如果消费者在征信报告中发现了错误信息,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首先,应该尽快向上报材料的机构进行投诉,如反映给媒体或主管部门,要求对方采取补救措施。
其次,如果是由于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可先向人民法院起诉,以民事侵权案处理,同时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确认失信信息的真实性并终止该信息的公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