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失业率怎么计算的?
1.美国的统计口径和我国不同,并不包括全部劳动力,而只包括参与劳动的劳动力人口(employed),因此统计上的失业率低并不意味着真的就业率很高。 比如一个成年美国人在非节假日每周至少兼职20个小时的工作,就被算作就业,而不考虑他是否因为兼职而不得不放弃另一份工作。
另外,如果成年人每周至少做50小时以上的志愿工作,也被算作就业。 所以在美国很多“无业”人员其实都是有“职业”的,只是不是全时全职工作而已。这些人的存在使得美国人看上去“有业率高”,而实质上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增加。 在我国,只要没有参加正式工作,无论是否因为学习还是因为工作,都统计为失业。这导致我国的统计的失业率和国际劳工组织给出的失业率都是名义上的失业率。从绝对量上看,美国统计的失业率低是因为美国把很多不积极寻找工作的群体也统计进了就业人数里;但从相对水平看,美国统计的失业率并不高。 而我国由于统计的失业率为充分就业率,相对高一些,意味着政策利率通常也比美国更低,以刺激经济发展。
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完全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工作能力的人,由于没有找到适当的工作,既不能从事有报酬的活动,也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 当然,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又没有开始找的话,那么失业率就是0了嘛。。。所以这种定义下,美国人的失业率高确实没问题。 但这样高的失业率真的是问题吗? 我想问你,你找工作会仅因为工资低而放弃吗?还是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宁愿在家啃老?大多数人是后者吧。那么在美国也是这样啊——大多数人愿意接受任何可以带来收入且不降低当前生活质量的工作,哪怕这份工作很低级、时间很长、工资很低或根本没有工资。
因此美国的高失业率和我国一样属于结构性问题而不是供需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美国战后经济奇迹期间不断出现并逐渐被消化的——所谓“大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有,但没美国这么严重,所以无法通过通胀消化失业(通胀较高时人们会预期薪资增长而减少消费,从而导致通缩)。美国通胀较低,政策空间狭小,而结构改革又面临政治困境,因此只能维持高利率,造成经济衰退。